建德的小林是周杰倫的粉絲,去年,周杰倫要來杭州開演唱會,小林想去觀看,卻因演唱會門票售賣太火爆一直買不到票而苦惱。從事傳媒娛樂行業(yè)的閨蜜小夕知道后便告訴她,“我有渠道弄到票,你還可以發(fā)朋友圈讓別人從我這里買,我給你提成。”本以為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沒想到會讓“閨蜜”兩人對簿公堂。
近日,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信訪超市)法院審判團隊調解了一起因購買周杰倫演唱會門票引起的買賣合同糾紛。因案件金額較大,被告人在外地且作息時間不定,法官歷時2月調解,最終圓滿化解矛盾。
付款近50萬元 到期卻拿不到門票
聽了小林買不到門票的“吐槽”,小夕說,自己也算是“娛樂圈的人”,在票務公司有“內線”,之前就合作過,肯定能拿到票。聽到閨蜜向自己“打包票”,給的價格也比原價便宜很多,介紹別人來買還能賺“差價”,小林心想,何樂不為。
就這樣,小林開始以在朋友圈發(fā)廣告的形式售賣周杰倫演唱會門票,還帶動同事也成為“中間商”。自2019年8月起,小林和同事通過微信、支付寶陸續(xù)向小夕支付購票款近50萬元,并且統(tǒng)一和小夕約定了門票交付日期。
隨著交付日期臨近,小林和同事卻等不到門票的消息,多次催促也得不到確切答復。眼看演唱會就要開了,小夕終于告知:“票務公司那個人現(xiàn)在說沒有票了,門票錢都給了他,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退回來。”
演唱會沒看成,走上向閨蜜的“漫漫討債路”
演唱會沒看成,門票錢也“打了水漂”,小林和同事們還被買家催著退款。他們也只有不停催促小夕還款,然而得到的回答總是“票務公司的人還沒把錢退回來”。
2019年10月起,小夕開始拿出自己和男朋友的存款返還購票款,然而,票款金額較大,小夕自身能力也有限,還了近20萬以后就“無能為力”了。
還剩30多萬如何還?小林和同事一直在與小夕進行協(xié)商,然而雙方多次交談都是爭執(zhí)不下,不歡而散。就這樣拖了近一年時間,錢沒還上,好閨蜜也成了“仇人”。
“我是因為相信你才從幫你打廣告,官方網(wǎng)站購票最多幾個工作日就退回來了,現(xiàn)在拖了都快一年了還是沒結果,太坑人了!”小林憤懣地說。
“我和對方?jīng)]有簽合同,轉賬都是通過社交賬戶,現(xiàn)在他拿不出來錢,幾十萬的購票款我自己也拿不出來,我也是受害者。”小夕辯解道。
退款“遙遙無期”,協(xié)商也僵持不下。萬般無奈,2020年9月,小林將小夕告上了法庭。
摸清被告作息,歷時倆月苦心調解
信訪超市審判團隊受理糾紛后,第一時間聯(lián)系被告了解事實情況。因小夕人在北京工作,且從事傳媒娛樂行業(yè),作息時間不定,法官便主要通過電話和微信的方式與被告聯(lián)系,相關材料則通過移動微法院提交審批。
“小夕從事傳媒娛樂工作,經(jīng)常是凌晨下班,第二天下午才起床,組織雙方調解不容易。”承辦法官說到,“起初我們在正常作息時間內聯(lián)系她總是聯(lián)系不到。后來我們摸清了她的工作規(guī)律,趕在她下班和上班的空暇進行調解?!?/p>
為了既不傷害朋友感情,又能幫助原告早日拿到退款,法官凌晨還在微信上與當事人溝通。
最終,歷時2月,經(jīng)過法官仔細核對賬目,并對被告進行釋法明理,雙方達成和解并約定了還款計劃。
法官提醒
購買演唱會門票務必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不要輕易相信“黃牛票”和社交賬戶個人門票銷售,切勿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私下交易,這樣的交易沒有任何的安全性,對方是否真的有票,票是真是假,也無從考證,一旦將錢匯出,往往就會打水漂。一旦發(fā)生侵權行為,應保留證據(jù),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
文章當事人均為化名
(通訊員 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