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醫(yī)藥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中藥治病,用湯劑調理身體。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在服中藥湯劑時,喜歡在湯藥內加入糖,尤其是一些小孩子服用湯藥時,家長更是以“加糖”為誘餌哄孩子喝藥。但是,有一些味苦的中藥湯劑是不適宜加糖服用的,因為這些加糖后的中藥湯劑在減輕了苦味的同時,藥性也被改變了,療效受到影響,甚至藥物完全失效或對人體造成危害。
中藥有“寒、熱、溫、涼”四氣和“辛、甘、酸、苦、咸”五味之講,其中“五味”不僅僅是對藥物味道的真實反映,更重要的是對中藥作用的高度概括。也就是說,“五味”既代表了藥物的味道,又包含了藥物的作用,不同口味的中藥具有不同的藥效。例如,在辛散解表治療感冒的藥中加入糖,藥味變甜,藥性由辛散變?yōu)楦示?,作用的臟腑也由肺轉為脾,使解表藥物作用效果大大減低。
此外,白糖性涼寒,紅糖性溫。如果把白糖加入溫熱藥劑中,或把紅糖加入寒涼藥劑中,都會減弱或改變藥性,阻礙藥物的充分吸收而影響療效。再有,紅糖中含有較多的鐵、鈣元素,而中藥所含化學成分一般都比較復雜,一旦中藥里的蛋白質、鞣質等成分與紅糖結合,就會發(fā)生化學反應,使得中藥湯劑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變性,繼而產生渾濁、沉淀,影響藥效。
最后還要強調,糖會“助熱”。若患者有腹脹中滿、濕熱內停體內、痰液積聚在體內、舌苔厚膩等情況,應該嚴禁吃糖。
有人也許會說:“不讓加糖,那我加點蜂蜜總可以吧?”其實,蜂蜜也是中藥,其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既容易被孩子的腸胃吸收,又營養(yǎng)豐富,具有潤肺、潤腸等藥用價值。但是,蜂蜜中的多種微量元素也可能會改變藥效。
總之,服用中藥湯劑時是否可以加糖,最好在服用前咨詢中醫(yī)師。
(通訊員 王斌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