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激情视频一区|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中文字幕s级优女区|2018天天弄国产a

<delect id="f1v2q"></delect>
    1. <delect id="f1v2q"><pre id="f1v2q"><rp id="f1v2q"></rp></pre></delect>
        1. 時政要聞 建德新聞網
          0571-58318323
          舉報電話: 0571-647348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聞傳媒中心 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 建德新聞網 > 建德頻道 > 時政要聞

          微信掃一掃分享

          39℃,工人仍在戶外高溫作業(yè)
          2019-08-01 23:55

          “天再熱,不干活,哪來的工資?”“不敢躲進(陰涼地),怕老板罵?!边B日來,即便是高溫酷暑,我市不少建筑工地仍然可見工人的身影。夏季高溫安全管理要求落實不嚴,不少工地重制度、輕落實,這些現象不僅埋下了安全生產隱患,也直接侵害了工人的合法權益。

          7月30日中午11時,在龍大洋安學府建筑工地里,10號樓前的塔吊仍在作業(yè),另一幢樓陰涼處的幾位工人告訴記者,工地分發(fā)了一些降暑藥品,也有要求中午高溫時段不能作業(yè),但是“天再熱,不干活,哪來的工資”?給外墻貼條的幾位工人自認是室外作業(yè),可下午上班時間是13時30分,而負責工地安全的蔣建平卻告知記者,這些人屬于室內作業(yè),所以才在13時30分上班。

          室內和室外,到底有著什么奧秘?根據市建筑業(yè)管理處7月25日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夏季施工質量、安全生產管理的預警通知》規(guī)定,施工企業(yè)及工程項目部在氣溫達到35℃時應調整上班時間錯峰施工,氣溫在38℃及以上的應停止施工。

          “常規(guī)來看,戶外作業(yè)的施工人員應該在10時30分到15時停止施工?!苯ǖ率邪踩a專家告訴記者,而室內作業(yè)的工人可在13時30分后恢復施工。

          當記者把龍大洋安學府的現象轉告給市住建局副局長邵炯時,他要求市建筑業(yè)管理處工作人員對該工地責令停工整改。在我市,由市住建局備案的在建工地有97家。而在梅城,一些工地卻不受他們監(jiān)管,在落實高溫作業(yè)相關要求方面,情況不容樂觀。

          7月30日13時,戶外溫度已經超過39℃,梅城鎮(zhèn)城南路綜合整治工程、黨群服務中心改造工程的工地上,戶外作業(yè)的工人紛紛開工。

          黨群服務中心房屋樓下和樓頂分別有兩位工人通過塔吊搬運瓦片。因為天氣過于炎熱,樓下一位工人已躲在陰涼處休息,另一位則因為“害怕老板罵”,仍在堅持作業(yè);樓頂油毛氈反光,走在外面感覺更為灼熱,搬運瓦片的吊框是鐵制的,“不小心碰到燙手得很”,樓頂上的工人只能趁施工間隙躲進陰涼處休息。城南路上正在鋪側石的工人來自當地,雖然大汗淋漓,仍堅持作業(yè),“不干活,怎么掙錢?”

          記者了解到,這兩處工地工人是中午11時休息吃飯,到12時30分上班,17時下班,沒有實行高溫錯峰上班制度,有些工人反映沒有收到防暑降溫藥品,有的工人只能自備涼茶。

          高溫暴曬,為何不采用錯峰上班制度呢?工地里一名工人告訴記者,只偶爾加過一兩次班,“白天不干活,晚上工資怎么算?當地工人下班回家遲,路上也不安全。”在采訪時,還發(fā)現工地液氮鋼瓶露天暴曬、公路作業(yè)沒有安全員等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的現象。

          市安委辦此前在針對全市的暗訪中發(fā)現,重制度、輕落實的現象時有發(fā)生,涉高溫作業(yè)場所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在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相較于技術工種,小工的工作環(huán)境相對惡劣,除了要冒著高溫作業(yè)外,他們更擔心工資支付問題。

          市住建局副局長邵炯表示,檢查發(fā)現部分工地未按照規(guī)定錯峰施工,也沒有停止施工,未按照規(guī)定發(fā)放防暑藥品,存在安全隱患,該局按照規(guī)定立即責令施工單位進行整改。此前該局除了下發(fā)相應的文件外,還在7月26日邀請杭州市建委專家組織對今年全市建筑企業(yè)進行模板、腳手架和防高處墜落專題講座和培訓,切實提高行業(yè)防范意識,并分成三組對全市監(jiān)管的在建工地進行跟蹤檢查,對違反規(guī)定的企業(yè)責令停工整改,加大處罰力度,切實保障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和工人的權益。

          (記者 胡燕群)

          責任編輯: 黃業(yè)宏

          掃一掃關注官方微信